祭拜过社稷坛的高庙,以及孝惠皇帝的衣冠之后,朝臣百官终于在刘弘地带领之下,踏上返回未央宫的路途。
一路上,群臣都在思虑着刘弘方才的交代。
——先大行皇帝,应该如何盖棺定论?
这件事,在历史上自是毫无争议:前少帝说‘吾未壮’,吕后就回了一句‘那你别长大了’。
但现在,刘弘亲口提起这件事,并要给先皇一个盖棺定论,事情就不一样了。
历史上,吕后自然是‘祸乱汉初政权’的反面角色;但现在,皇位上坐着的人不再是代王刘恒,而是吕后的亲孙子刘弘!
这种情况下,无论吕后做下过多么惨无人道的事,都绝对不能是吕后做的。
刘弘也早就在关于吕氏的问题上,隐晦的透露过方针:一切罪责,都是吕氏子弟欺瞒吕太后,跟吕太后毫无关系。
而在汉室,乃至于封建时代大多数时候,若新帝继位后提及‘制定礼乐’,那就意味着要给先皇争取个庙号;盖棺定论,则是要给先皇上谥号,给先皇的皇帝生涯画上句号。
刘弘要给先皇刘恭上谥号,透露出的政治信号很明显:刘恭驾崩,属于自然死亡;刘弘继位,也是合法继承。
这就让朝臣百官心里别扭无比了。
——一个七岁登基,十一岁驾崩的儿皇帝,到死都还没成人,这能算正常死亡?
起码也属于‘夭折’的范畴啊!
须得一提的是,对于皇帝而言,加冠之礼之所以有如此重要的意义,除了加冠意味着皇帝成人,有能力做出‘成年人的决定’之外,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。
——正式录入族谱!
只有加冠之后,男子才能被录入族谱之中,正式成为宗族当中的一员。
故而加冠礼,也被称之为成人礼,以及‘成丁礼’。
成丁,顾名思义:只有加冠过后,才正式成为家中的‘男丁’。
天子之所以要先加冠,而后才能亲政,就是因为加冠之后,天子才正式属于宗室中的‘男丁’,开始具备出席宗族活动,为宗族出力的资格。
而先皇至死都没加冠,就意味着如今的刘氏宗谱之中,根本就不存在一个名为‘刘恭’的人;刘氏宗族内部,也不承认刘恭是宗族中的‘男丁’。
连宗谱都没进入的早夭皇帝,居然要盖棺定论上谥号···
“陛下如此作为,恐自此礼乐崩坏,国将不国啊···”
暗自腹诽着,朝臣便次序拾阶而上,在宣室殿外脱下布履,走入殿内。
除了那一声‘礼乐崩坏’之外,朝臣却并无其他想法。
——周亡都近百年了!
汉室立都已二十余载,该崩坏的礼乐,早就崩坏了~
就拿礼制中最严格的天子礼来说:叔孙通制定的天子礼规定,天子一年四季都要穿相应颜色的服饰!
结果呢?
命令叔孙通制定礼法的刘邦本人,就带头不遵守这套礼法!
什么一年四季四色服饰——太祖一朝,刘邦乖乖戴天子冠冕的日子,都屈指可数。
周礼还规定尊卑有序,上下有别呢!
要真按这套礼法,开国功勋之中,几乎没有一个应该成为彻侯!
说白了,到刘弘所处的这个时间点,周礼当中的规定,早就崩坏殆尽了。
刘弘要给一个未冠而崩的儿皇帝上谥号,朝臣百官能做的,也就是私底下腹诽一句‘礼乐崩坏’‘国将不国’。
除此之外,没有任何人能挑得出刘弘地不是。
——作为弟弟,给死去的皇帝哥哥争取一个死后待遇,身后清名,有错吗?
这是兄友弟恭的典范呐!
再者说,皇帝要理顺自己的皇位法统来源,本来就是应该的;臣子